打破认识误区,脑卒中早期康复该这样做
作为从事脑卒中康复的治疗师,最常接到的“灵魂拷问”不外乎——
“康复训练,真的必要吗?”
“什么时候介入康复,最合适?”
对于这些问题,广西江滨医院(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)物理治疗科治疗师接下来的建议,值得一听。
卒中后,一味卧床“静养”,既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时间,又可能引起压疮、肺炎、肌肉萎缩、关节挛缩、骨质疏松、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后果,对卒中后康复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。因此,要想早日康复,就需要做到早期康复。
实践证明,早期康复介入可最大限度降低致残率,帮助患者改善功能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,助力其重返家庭、社会。
原则上,只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,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。
健康知识
脑卒中(脑中风)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,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/阻塞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,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。
《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》(2017版)为我们揭示了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性:
(一)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(生命体征稳定,症状体征不再进展)后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(I级推荐,A级证据)。
(二)脑卒中轻到中度的患者,在发病24小时后可进行床边康复、早期离床期的康复训练。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,必要时在监护条件下进行(I级推荐,A级证据)。
(三)脑卒中患者应在病情稳定后尽快离床,借助器械进行站立、步行康复训练。病情稳定指生命体征平稳,且48小时内病情无进展(I级推荐,A级证据)。
脑卒中患者
早期康复治疗方式
包括良肢位摆放、关节活动度训练、床头抬高坐位训练、体位转移训练、平衡训练(坐位、站立位)和步行训练等。
良肢位摆放
脑卒中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尤其重要。它能预防压疮、防止关节挛缩、预防患者痉挛模式发生,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等。
仰卧位↑
患侧卧位↑
健侧卧位↑
鼓励患侧卧位,适当健侧卧位,尽可能少采用仰卧位。
正确的体位摆放应贯穿于脑卒中后的各个时期。注意定时改变体位,一般每2小时体位转换1次。
关节活动度训练
病情稳定后,患者肢体所有的关节都应做全范围的关节被动活动以维持、扩大关节活动范围,预防关节疼痛,改善血液循环,促进全身功能恢复。
活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,活动幅度由小范围到大范围,动作轻柔缓慢切忌粗暴,直到主动运动恢复为止。
应多做抗痉挛模式的运动,如肩外展、外旋、肘伸展、前臂旋后、腕背伸等。
也可通过功率自行车带动患者肢体进行早期主被动活动训练,达到促进关节活动,提高整体能力等目的。
床头抬高坐位训练
患者身后可垫大枕头,保持躯干的端正伸展,防止身体向下滑动。可在膝关节下放置浴巾卷或枕头,将双上肢置于桌板上或软枕上。
长期卧床患者,为避免其突然坐起引起体位性低血压,开始先将床头摇起30°,进行靠坐训练,维持15~30分钟,观察患者的反应,如未见头晕、心率加快、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,则渐加10°再训练。
逐渐加大角度,延长时间和增加次数,直至能床边坐起,进行无靠位平衡练习。
对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,可利用电动起立床,逐步调整角度,帮助患者达到站立状态。
早期进行站立床训练,可预防卧床综合征,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,提高躯干和下肢的负重能力,增加感觉的输入,为下一步站立平衡及步行训练打下基础。
体位转移训练
体位转移主要包括被动转移、辅助转移和主动转移等方式。训练的原则应该按照完全被动、辅助(部分主动)和完全主动的顺序进行。训练内容包括床上转移、卧坐转移、坐站转移、轮椅与床(椅)之间的转移等。
实施过程要注意转移过程的安全性问题,在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,应尽早离床。
可大体参考以下运动发育的顺序,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:翻身→坐→坐位平衡→爬行→双膝立位平衡→单膝立位平衡→坐到站→站位平衡→步行。
平衡训练
在患者病情稳定,坐位/站立位无明显眩晕等不适时,即可开始平衡功能训练。
平衡训练应按照支撑面由大到小、重心由低到高的原则,逐步由静态平衡进阶到动态平衡,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复杂性。
步行训练
患者经过体位适应性训练、肌力训练、关节活动度训练和平衡训练等基础训练,具备一定步行条件后,就可以开始进行针对性的步行训练。
也可利用减重支持训练系统、下肢机器人等设备,使患者能尽早进行步行功能训练,帮助其控制步行姿势,提高平衡及协调性。
康复治疗的原则
因人而异、循序渐进、主动参与、持之以恒、全面锻炼。
物理治疗科治疗师提醒:
脑卒中患者应在生命体征稳定后,及时介入康复治疗,做到“早期康复,早期受益”。
术业有专攻,康复训练一定要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,遵循疾病恢复的规律和康复治疗的原则进行。
切莫一味“静养”,贻误病情,错过康复时机。同时也不可操之过急,盲目过度活动,以免出现适得其反,甚至加重病情的后果。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